(原文刊載于2019年9月23日《閩北日報》)
“背著石頭上山”是時代楷模廖俊波生前常說的一句話,他用這句話激勵自己以及身邊的同志去干事創業。在一月一主題學習活動中,我們重溫這句話,依然倍感充滿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。
“背著石頭上山”,體現的是敢于迎難而上,知難而進的抗壓精神。比起坦途,上山原本就是苦其筋骨的事,何況還要背著石頭??〔ú徽撌窃跒暮鬂M目瘡痍的拿口鎮,還是在雜草叢生的處女地榮華山,也不論是在經濟總量排名靠后的政和縣,還是在百業待興的武夷新區,他都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政績單。對標先進,當下,閩北發展需要我們負重前行,這是因為區域競爭已迫使我們不進則退,只有自加壓力,負重前行,爬坡越坎才能推動事業發展。因此,我們需要有這種天下無難事,只要肯登攀的精神。
“背著石頭上山”,詮釋的是將壓力轉化為前行動力的人生哲理。人間萬事悠悠,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,大都要歷盡風霜雪雨,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在困苦與挫折中迎來梅香撲鼻。我們要攻堅七大產業,要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,就要像俊波那樣,壓力山大時,血性一拼,勇猛一搏,使出渾身解數,迸發超常潛能,創造“俊波速度”,展示“樵夫魔力”,這便是共產黨人重壓之下鋼鐵般意志的展現。
“背著石頭上山”,解讀的是追趕跳躍的創新之舉。閩北暫屬經濟欠發達地區,要迎頭趕上全省發展的步伐,需拼闖之力,更需創新之舉?!吧仙健逼鋵嵰彩且环N“彎道超車”,是一種智慧追趕。電影《南征北戰》中我們的戰士用雙腳同機械化裝備的敵軍比先摩天嶺,便是通過上山穿插,最終贏得先機和戰機。創新,大到一個民族,小到我們每個人每個工作崗位,都需要創新精神引領。政和縣醫院被托管三甲醫院,園區項目“并審聯批”等等都是廖俊波一班人的創新之舉,很值得我們對標看齊,自覺踐行。
“背著石頭上山”,踐行的是共產黨人的崇高責任與使命??〔ㄋf的“石頭”其實就是一種責任,他把這份責任扛上雙肩,心里惦記的是百姓福祉,賺錢的事讓老百姓去干,不賺錢的事讓政府來做,正是有了這份責任,這種情懷,才有了造福一方的前行坐標,沉甸甸的責任感壓在肩上,才會那樣的用情用心,盡力盡責。
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,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,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?!吧仙健笔亲鳛?,“背石上山”更是一種新作為。
百姓歲月靜好,只因有千千萬萬廖俊波這樣的共產黨人在負重前行?!白钬S滿的稻穗,最貼近地面”,建設機制活、產業優、百姓富、生態美的新南平需要我們負重前行。負重前行,方能走得更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