責任編輯:黃煒莉 / 投稿郵箱:greatwuyi@163.com / 投稿熱線:0599-8805512
建陽建盞,名揚四海;閩北工匠,燦若星河。本報全媒體記者聚焦熊熊窯火前的36位燒盞達人,大武夷新聞網亦從今天開始,以”建盞36記”為欄目,陸續推出他們的工匠故事,創業往事,生活軼事?!凹訙亍苯ūK產業,”還原”七彩人生。
修光明:不遺余力傳承建盞文化
修光明,福建南平建陽人,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建盞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,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,陶瓷工藝高級技師(國家一級),工藝美術師。
【來源】:大武夷新聞網 【發布日期】:2021-08-06 15:30:31
林長明:風骨建盞 與窯火對話 傾聽天地
林長明,男、1978年生于福建省建陽區水吉鎮,建陽建盞燒制技藝人。南平市工藝美術大師、陶瓷工藝美術師、國家一級陶瓷技師。
【來源】:大武夷新聞網 【發布日期】:2021-08-06 15:39:50
凌超:在建盞技藝中超越
凌超,2013年開始從事建盞燒制。8年來,他憑借著專業基礎,以及同行朋友間的切磋交流,一步步通過自學完善建盞燒制技藝。
【來源】:大武夷新聞網 【發布日期】:2021-08-06 16:54:50
蔡翔:在建盞的藝術星空里翱翔
2005年開始,蔡翔便隨父學習高古瓷收藏,通過多年來的耳濡目染和親身摸索,讓他成功練就了一雙“好眼力”,為后期深入了解建窯建盞燒制技藝奠定基礎。
【來源】:大武夷新聞網 【發布日期】:2021-08-23 10:08:42
蔣新穎:記住宋代藝術的恩澤
蔣新穎,從事建盞研究與實踐已14年,其燒制的建盞器型仿古精致,釉色正宗,出類拔萃,富于變化,在建盞在業內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口碑。
【來源】:大武夷新聞網 【發布日期】:2021-10-25 15:28:50
暨志平:守望火焰中的美麗痕跡
暨志平生長在建窯遺址核心區的水吉鎮,從小耳濡目染建盞的前世今生。闖蕩過大上海后,毅然回鄉,拜工匠為師,立志在建盞產業復興大軍中脫穎而出。
【來源】:大武夷新聞網 【發布日期】:2021-11-09 15:53:52
李光熙:建盞心境 將儒釋道佛文化融于一盞之中
李光熙,一個典型的80后建盞制作燒制藝術家,將自己的工作室呼號為蘭亭敘,憶之蘭亭,懷羲之敬意,將己之斗室成為茶人盞友交流敘事之,從器型神韻中探究藝術的審美。
【來源】:大武夷新聞網 【發布日期】:2022-03-17 09:54:09
周建平:“癡”盞人生
周建平,長期用心觀察建盞,關注建盞,造就了對建盞頗有敏銳觀察力的他對建盞的超乎尋常的鑒賞、鑒別能力。
【來源】:大武夷新聞網 【發布日期】:2022-03-17 09:54:04
孫莉:柔肩擔重任 纖手塑建盞
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,傳承建盞技藝,在繼承家傳技藝的同時,孫莉不斷探索,憑借自身的勤奮努力,掌握了建窯系列建盞的工藝制作流程和燒制技藝,得到業界認可。
【來源】:大武夷新聞網 【發布日期】:2022-03-17 09:51:19
吳繼旺:繼往開來的“盞二代”
吳繼旺,1986年出生于建窯建盞遺址后井村。自2008年接觸建盞燒制至今,榮獲工藝美術師、我有匠心十大新悅匠人、南平市民間工藝美術名藝人等榮譽。
【來源】:大武夷新聞網 【發布日期】:2022-03-30 17:01:05
邱晨翔:盞的溫度 愛的熱度
邱晨翔1985年出生,中共黨員,建陽建盞協會黨支部組織委員,國家一級技師,中級工藝美術師,國家高級考評員(陶瓷類)。
【來源】:大武夷新聞網 【發布日期】:2022-04-18 11:34:27
黃建婷:方寸初心,咫尺匠心
黃建婷,建陽水吉人,畢業于泉州工藝美術學院美術系,后進修于武夷學院設計系。黃建婷一直熱愛陶瓷藝術,并于2017年開始拜黃文勇為師燒制建盞。
【來源】:大武夷新聞網 【發布日期】:2022-05-12 09:58:07
Copyright ? 2020 GREATWUY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
福建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[35120180004] 閩ICP備[05001716]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9-8868501 舉報郵箱:wlzx@mbdaily.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
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:010-88650507(白)010-68022771(夜)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:12390
單位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梅峰路45號報業大廈7層 廣告熱線:0599-8868501
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站
違法與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12321網絡不良信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
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
12318全國文化市場舉報網站
成年黄网站在线观看无码漫画